|
本校创始于一九一一年,稽诸载籍,其初曰启蒙学堂,为株巴辖中华商务局所附设,以许耀文先生持之,聘颜文彬先生为教师。其时校舍仅亚答屋一椽,生徒十余人,器用简陋,实一改良之私塾,是株巴辖华文教育之滥觞。
一九一七年,中华商务局改名为中华商会,启蒙学堂亦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局部章,加以改组,更名为正修学校。一切擘划乃由中华商会支持。历任中华商会会长如陈瑞和和柯金豹张两顺李振平诸先生均有重大贡献,而以许耀平先生为监学。先后聘任邹复阳林则扬余礼明吴麟玉邬士珍张希三许亦周吴琅(考其服务时期,吴琅当是吴剑秋)诸先生为校长,继续发展校务,形式精神,均有可观。厥后学生递增,原址湫隘,不适於用,一九二五年乃商会发动筹款建筑新校舍,一九二八年落成,而商会亦另行筹建新会所,至是本校舍拥有完整独立之校舍。
越年,社会人士以教育事业不宜使商会独任艰巨,乃决议另组正修董事部负责。所选董事皆一时俊彦,朝气蓬勃,于是商会始得稍卸仔肩,而本校亦成为大家所共爱护之学校,校长吴琅先生续任一学期,即回国省亲,董事部乃擢升教员刘志潜先生承其乏。从此划分校务训育事务三课,以收分合作之效。同时根据教育原理,适应当地环境需要,于儿童以身心发展之训练。学校气象,为之一新。
一九三二年马来商情不景,本阜亦不能例外。是时市区除去本校外,尚有爱群男女两校,对于三校之经费,筹措维艰。本校董事长粘东先生,爱群董事长叶庆顺先生,咸认为非迅谋解决,将不足以维护华教。乃由粘东生赵丽生叶庆顺刘章僻饶少庚五侨领,不辞劳瘁,奔走呼吁,卒获社会各方面之同情,召开三校联席会议,决议以三校改为两校,爱群男校与本校合并,另聘方思连先生为本校校长。翌年,两校董事部为求进一步之合作,实行合并,而以黄玉成医生为首届董事长,更得树胶公会米商公会及积椰商之支持,经济来源,无虞无缺,统筹统办之功,於焉告成。
一九三四年方思连校长回国,另聘方之栋先生长校。方之栋校长富有办学经验,在其任内,与董事长赵丽生粘东生叶庆顺诸先生,极为合作,成绩之表现,亦为社会人士所称许。一九四一年日寇入境,马来亚沦陷,方之栋校长力请辞职,董事部决以林博夫先生瓜代,不旋踵敌机侵袭,教员遣散,本校已在战火迷漫中停顿,而方之栋先生亦於星洲被难,闻者惜之。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屈膝,董事部尚未恢复,本校与爱群女教师,同感教育之重要,不宜稽延,乃召集量校学生,於十月一日联合在本校复课,仍以林博夫先生主校政。明年,董事部成立,林博夫校长留任,董事长赵平阶,副董事长粘东生李文及诸先生,致力收拾残局,重整规模,以本校学生激增,校舍不敷容纳,乃收回曾被日寇辟作游艺场之爱群校地,就其亚答屋,加以改造,权充本校校舍,而以本校原址,让于爱群女校。当复校初期,
经济困难,各途商虽踊跃输许,共同负荷,而董事长赵开阶慨认月捐一千元,董事许培德先生月捐五百元,尤为值得推崇者也。
一九四七年,林博夫校长另有他就,由中华民国总领事馆代聘傅振雄先生长校。傅校长任职仅一学期,因事辞职,董事部逐决议暂聘粘天生为代理校长。
一九四八年,董事长赵开阶先生,副董事长粘东先生均蝉联,李开通先生膺选为副董事长之一,校长一席,聘请林绿野先生接充。当时各地华文教育,进展极速,师资缺乏,柔佛教育局乃委任林校长为师资训练班主任,设华校师资训练所於本校,连续十年之久,本校教师郑拔群杨绍仁刘震中何仕纯黄锡祺罗焕然诸先生,均曾兼任师训班讲师。由师训班毕业学员,服务於星马各地者,约三百人。
一九四九年董事任期改为二年制,是届董事长赵开阶先生,副董事长粘东先生仍连任,副董事长之一,则为林有谅先生。董事部自接办励志学校后,已统辖有华侨中学、正修学校、爱群学校、华侨小学、励志学校五校,因正其名为〔五校董事会〕。励志学校与本校,近在咫尺,且属同一性质小学,为栽撤驳枝,节省经费起见,五校董事会逐决议将励志学校全体员生并入本校。是年本校第一期建筑东边十二间教室,亦告落成,一部分学生迁入上课,无不喜形於色,恍如脱泥卓而登玉堂。一九五零年第二期建筑,后座之半教室八间,相继竣工,教学环境,已逐渐改观。
一九五一年董事长为李开通先生,副董事长以粘东先生陈
唐先生当选。李董事长精明干练,和蔼可亲,在其任内,成就颇多。如组织五校董事会非营业有限公司,以确保各校基业,调整董事会经济来源,以裕支应,改良会计制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决定分本校为纯男校,爱群为纯女校,以利管教,此其荦荦
大者。他如供给教师床褥,以代替毛板,设置滤水器,以便学生饮用,购买脚踏车,以供校工代步,皆为其待人接物,体贴入微处。
一九五二年本校第三期建筑,后座之半及西边教室十四间施工,特请柔佛平社举行义演,筹款十六万余元,其中乐捐巨款者,有李光前先生三万元,茶阳会馆一万二千元,永南有限公司一万元,联合树胶有限公司一万元。凡捐款四千元以上者,均以厅堂教室等建筑物,颜其芳名,以垂纪念。
一九五三年苏木有先生当选为董事长,李开通先生陈唐先生副之。苏木有先生为胶业界奇才,精力充沛,常於业务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处理董事会要务,计划设施,胸有成竹,持筹握算,各得其宜。是年六月,本校第四期建筑,宏伟之大礼堂招标承建,一九五四年工程告竣,至此本校已拥有标准教室三十五间,大礼堂办公室各一,宿舍浴室卫生设备俱全,建筑总值约四十余万元。学生人数。亦增至一千七百余人,教职员五十余位,夜学
当一九五二年七月,联合邦教育当局推行新薪津制,本校持慎重态度,至一九五三年申请加入。此制特点,在规定学生杂费,教职员薪津,半数由政府发给,董事会可减轻一部分负担。与此制度相因而来者,即为变更华校全日上课传统,而代以下午一时放学。至一九五四年,本校上课时间,始与各民族学校相一致。
校舍建筑,大体即成,本校逐转移目标,以谋内部设备之充实。一九五六年七月,曾於本校操场举行园游会,义卖物品,由于董教员生之合作,社会人士之支持,筹得设备金一万五千余元,于是图书体育校务处各部门之重要设施,均得次第实现。较著者如建筑水门汀篮球场,所费五千余元,一九五九年马来亚联合邦元首杯篮球州际赛,即假本校举行。各种游戏器械之建设,如秋千杆架滑梯翘板等,无不应有,使本校顿成儿童乐园。林甲岩先生捐款购赠大批书籍,以纪念其令兄林铭溪先生者,凡二十五史,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昭明以下各家文集,无不俱备,教师阅读参考,至今称便。
苏木有董事长自一九五三年膺选,蝉联多届,服务四十年,任劳任怨,毫无难色。近且关注政府胶业政策之检讨,呼吁华人子女受母语教育,其高瞻远瞩之眼光,公尔忘私之精神
,诚足为我人矜式矣。